来源:David C,Bankless;编译:邓通,金色财经 在以太坊基金会最近宣布扩展 L1 后,Vitalik Buterin 于周五发表了一篇题为“简化 L1”的文章,详细阐述了以太坊如何通过简化和强化其基础层来应对长期发展。 对 Vitalik 而言,可扩展性是不够的——如果以太坊想要成为“存储文明资产和记录的平台”,它还需要保持易理解、易维护和安全。他主张摒弃臃肿的架构,重新思考核心系统,并用更简单的机制替代现有的以太坊虚拟机(EVM)。他的目标是:五年内打造一个几乎与比特币一样简洁的以太坊。 以下是简要总结,涵盖简化共识、执行等核心思想。 简洁性为何重要对 Vitalik 来说,简洁性不仅意味着代码更加精炼,还意味着让以太坊变得更强大。越多的人能够理解和使用协议,它就越安全、去中心化且适应性更强。 他以比特币为例:其基础层非常精简,连高中生(他相信)都能构建一个客户端。这种简洁性帮助比特币保持了稳定性、广泛的可审计性,并使其难以被破坏。 相比之下,以太坊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了复杂性——有时是必要的,但通常并非如此。这种复杂性减缓了升级速度,增加了风险,并使贡献变得更加困难。 现在简化将释放关键优势:
随着网络稳定并准备成熟,Vitalik 认为现在是清理冗余的时候了。 1. 更简单的共识层为了简化共识,Buterin 提出了新的 Beam Chain 提案,该提案主张用更简洁的设计取代旧的、复杂的系统:
2. 更简单的执行层Vitalik 重申支持用更简单、更现代的 RISC-V 替代方案取代以太坊当前的虚拟机 EVM,他认为 EVM 臃肿且阻碍了可扩展性。 对于那些错过我们关于 RISC-V 文章的人来说,这款通用虚拟机可以被视为硬件版 Linux:一个简洁的开源蓝图,已经被英特尔和 Arm 等公司用于构建芯片。在以太坊中,它将作为新的智能合约引擎,提供以下优势:
Vitalik 将此视为更好地重建基础的机会,有可能将其性能提高 100 倍。 3. 向后兼容的过渡所有仍然依赖 EVM 的应用和工具会怎样?Vitalik 制定了一个分阶段的过渡计划,旨在保持一切正常运行,而不会让基础协议永远背负遗留的包袱。 目标是:将遗留功能移出核心协议,这些功能仍然有效,但不会拖累以太坊。就像将旧文件存储在云端一样,如果需要,它们仍然可用,但不会占用你的桌面空间。这可以保持核心协议的精简,同时保留与所有现有构建内容的兼容性。他建议的做法如下:
这样,以太坊就可以清理其基础,而不会破坏已经建立的基础。 4. 共享标准 = 降低复杂性最后,Vitalik 希望通过在整个网络中标准化工具来简化以太坊。 目前,协议的不同部分通常以略有不同的方式解决同一问题——主要是因为各个团队各自构建它们。将这些部分统一在共享标准下可以降低复杂性,并使整个堆栈更易于维护。他的建议是:
这些小的变化可能听起来并不引人注目,但它们减轻了系统的总重量——这使得以太坊更容易运行,更难被破解。 总而言之,以太坊的优势始终在于灵活性——但这也伴随着日益增长的复杂性。 Vitalik 的愿景旨在重拾简洁性,同时又不失强大功能,使以太坊更精简、更清晰,更易于构建。如果以太坊想要支持世界上最重要的数据和系统,它不仅需要具备可扩展性,还需要具备持久性。 Vitalik 认为,实现这一点,首先要精简。 |